团队介绍
团队现有成员30余人,包括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2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
团队围绕动物生物安全风险预警与防控开展动物生物安全公共政策和基础理论研究、风险监测预警共性技术和风险防控研究。
(1) 动物新发突发疫病生物安全风险预警与防控研究:以动物新发突发重大病毒性传染病为研究对象,开展动物新发突发疫病的生物安全公共政策战略、病原学、传播机制和感染-增殖-致病-免疫等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技术,研发病原的快速诊断产品、新型疫苗、新型药物和消杀制品,培育基因编辑抗病新品种,形成动物新发突发疫病全链条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2) 微生物耐药性应对及生物防治研究:以人畜共患重要微生物耐药性为研究对象,开展全国规模化养殖场耐药性风险分析及公共政策研究,构建“早发现、早预警”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生物发酵与抗生素残留消减技术及小分子药物研究平台。研发包括细胞内溶素、抗菌肽等在内的生物防控技术与产品,建立生防菌/微生态制剂开发平台。
(3) 禽新发病毒病生物安全风险预警与防控研究:以禽呼肠孤病毒病、禽流感、禽腺病毒病等禽新发突发病毒病为研究对象,开展生物安全公共政策与基础理论探究、风险监测预警技术开发和防控产品研发,形成技术规范,在野鸟迁徙监测站、规模化蛋鸡场、种鸭场等区域开展流行病学监测,构建“野鸟-水禽-家禽”的全链条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4) 高危高发人兽共患病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研究:以家养和野生动物携带的高发人兽共患病或烈性外来病为研究对象,基于“人病兽防、关口前移”的防控理念,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技术和防控产品研究,建立“早预警、早发现、早应对”潜在风险的技术体系,在野外、边境、口岸、养殖场、都市和乡村等场景中,实现对病原的早期监测及预警。